生姜的基本常识
- 严居杰医师
- Feb 28, 2017
- 2 min read

性味: 辛,温之品,功效发表散寒,止呕,开痰,治疗感冒风寒之呕吐,畏寒,痰饮,痞满,能解半夏,天南星及鱼蟹鸟瘦肉之毒。
《别录》 “主伤寒头痛鼻塞,咳逆上气”《药性论》 “主痰水气满,下气” 《医学启源》“温中祛湿” 《纲目》“生用发散,熟用和中”。
禁忌: 阴虚内热者忌用,《 本草纲目》“食姜久,积热患目”。
生姜主要功效有两种,驱寒及温中,所谓驱“寒”为外邪之寒气,简言之,淋雨受寒而出现了轻微的恶寒症状,且还没有进入严重性的感冒(桂枝汤证)的情况下,泡服生姜水,能微微发汗,解表;受寒时,往往有少许呕吐,则也可以服用; 其温中的功效则需要经过炮制; 自古以来,华夏民族传承的生姜使用在烹饪当中,都有经过油温炒菜或熬煮佳肴,这道工序其实是一种炮制的方式,应用载了我们的祖宗菜肴当中。透过温度的烹饪,生姜的辛散功能下降,而保留了温中的功能,对于胃寒的人有帮助,同时脾胃是需要保温,其消化吸收功能才会稳定。
生姜泡水的误导性,教导人们日夜泡服,甚至夸大其功效,治百病;也有教导人们与生姜水取代白开水,这就是一个非常伤害体质的做法,即《本草纲目》“食姜久,积热患目”,长期服用,其辛烈伤阴,甚至积热,如果不引用白开水,还会出现津液损伤,阴阳具损,造成眼睛的疾病。
至于为何有些人服用生姜汤水则舒服呢? 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模式,大部分是膏粱厚味,生冷饮食为多,其实胃寒十之八九,故而服用生姜水固然有所缓解,然而生姜未经过温度的炮制,如此就再度的伤害身体。
这是饮食基本常识,在祖宗的面前,我们现代读书人显得无助及无知,被商业化的说词牵着鼻子走。搞到生姜的价格也节节上升。

Comments